庄浪县群众工作专题片解说词配音文稿:巾帼豪情谱华章——庄浪县妇女工作纪实庄浪是一方充满生机的土地。
就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黎明,都有一群走在太阳前面的美丽女性,她们把昨天的风华沉淀在心里,把渴望的目光投向未来,用坚实的双肩挑起妇女事业发展的重担,用厚实的足印展示着庄浪现代女性的风采。
出标题:巾帼豪情谱华章——庄浪县妇女工作纪实在庄浪的44万人口中,妇女就有21万。
巾帼不让须眉。这些庄浪妇女在县妇联的团结和带领下,用勤劳的双手不断创造着令人赞叹的新辉煌。
庄浪县妇联主席 李娟霞 同期声 :“近年来,庄浪县妇联坚持“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儿童的工作宗旨,不断优化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使全县妇女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妇女组织基础进一步夯实,妇女干部队伍进一步壮大,广大妇女在全县“三个文明”建设中撑起了‘半边天’。”
2010年2月20号,庄浪大地洒满了暖融融的阳光。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文化广场时,只见这里彩旗招展,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在县上领导,妇联工作人员的目送下,又有一批庄浪妇女“陇原妹”离开家乡, 踏上了进京的客车。
采访“陇原妹” 同期声 :“我这次外出,就是想学些技术回来,为家乡的建设做些贡献。”
五年来,全县共输转城乡富余女劳动力6万余人,实现劳务收入4.7亿元,其中向北京输出家政服务员800多人,创劳务收入750万元。
县妇联为把“陇原妹”打造成庄浪的名优劳务品牌,一手抓劳务输出,一手抓业务培训,邀请全省优秀“陇原妹”巡回演讲团到乡镇开展宣讲,并依托县妇女培训中心和乡镇妇女学校,与县职教中心、县劳动力培训中心、县农广校等单位联合,对外出务工妇女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使务工人员掌握了一技之长,实现了走得出、留得下、能挣钱的目标。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县妇联探索出“培训—— 输送 —— 跟踪管理 ”的服务新机制,做到了全面宣传当好介绍人,就业服务当好保证人,亲自输送当好保护人,追踪服务当好娘家人。
新世纪、新女性、新风采。昔日曾固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妇女,今天也走进了妇女学校、农家书屋,在淡雅的书香中,在知识的殿堂里,她们的眼睛多几分明亮,她们的笑容多了几分神韵。
通过各类富有特色的培训和学习,明显提高了妇女的技能,拓宽了妇女的就业渠道。
在城镇,广大妇女投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这个主战场,积极开展“巾帼建功”活动,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发挥了“半边天”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广大妇女带着对明天无限的憧憬,或是利用小额担保贷款,开创自己的一方天地;或是成立协会、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在新农村建设搭建起的崭新舞台上,尽情挥洒着汗水和智慧。
她们自信、自强的微笑,陶醉着多情的庄浪大地。
张兰萍是韩店镇试雨村的女党员。从 2004 年到现在,她靠养羊、养牛收入30多万元,曾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
致富能手张兰萍 同期声 :“我感觉女人好好干也能创出一番事业!”
创业难,难就难在缺少资金上。2009年,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好政策犹如雪中送炭,为广大妇女带来了福音。
创业妇女焦丽萍 同期声 :“做为一个人来说,创业难,做为一个女人感觉创业更难。”在建厂和投资的同时资金非常紧张,通过县妇联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今年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贷款总额是10万元。这个款项对于在我后面又能补100多头繁育母猪。我想着能够在南坪这片沃土上能干出属于我的一番事业。
为了把好事办好,事实办事,县上降低反担保门槛,实行联户担保和县财政全额供给统发工资人员二次担保的方式,推行“一站式”办公,为贷款妇女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目前,全县共注入担保基金500万元,发放贷款8125万元,贷款妇女达到了1625人。
正是有了小额贷款的扶持,养鸡能手李改弟、地毯加工能手李录平、养牛能手王文华等一大批女强人活跃山乡,以自己的骄人的业绩和生动的实践,引领着广大群众奋发图强,创业致富。
也正是有了这些小额贷款的扶持,南坪乡沈坪村万亩全膜玉米基地、水洛镇1000亩温棚蔬菜基地、万泉镇高邵塬1000亩果菜基地、朱店镇毛柳村10000亩红富士基地等一个个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在庄浪大地上建成,推动着由“梯田大县”向“产业大县”转变的伟大进程。
在这片流淌着诗情画意的土地上,妇女事业如旭日东升,充满着无限生机和瑰丽的希翼。
近年来,县妇联结合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自觉践行道德模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倡导“与文明同行,让礼仪先行”的和谐理念,开展“万名妇女讲文明创和谐”活动,号召妇女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引导妇女树立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理念,提高和谐家庭创建的影响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县妇联的倡议得到了广大妇女和家庭的积极响应,一场争创“敬老好儿女、教子好母亲、和睦好夫妻、互助好邻居”和“开展科学知识、敬老爱亲、节约环保、绿化净化、普法维权、文明和谐”的 “六进家庭”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展开。
这项活动的开展,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带动效应。全县共创建 “美德在农家”示范点6处,树立表彰各类特色家庭380户,优秀家庭成员450名。
3月8日是全世界妇女自己的节日。
计生杯庆三八“巾帼健身与奥运同行”千名妇女健身操比赛、电力杯“巾帼与祖国同行”演讲赛、妇女艺术展 “环保坏”巾帼颂党情文艺演出等庆祝活动在庄浪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在讲坛上,参赛选手们个个妙语连珠,挥洒自如,展示着庄浪妇女的自信和豪气;在展厅里,一幅幅书法、绘画、摄影作品,一件件刺绣、针织、工艺、草编作品,展现着庄浪妇女的心灵手巧;在“百年”三八的领奖台上,优秀妇女代表热情洋溢的演讲赢得与会代表阵阵掌声。
庄浪是一个全省闻名的劳务大县 。每年有10多万劳务大军,东进北京、西出新疆、北上内蒙、南下福建,追寻千年的小康之梦。
然而,最让他们割舍不下的,是身后那一个个瘦弱的身影。
据统计,随着劳务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县出现了1.35万名儿童留在家中,形成一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
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问题,引起了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县妇联积极响应省、市妇联工作部署要求,深入调研,大胆创新,以创建留守儿童之家为重点,推行“代理妈妈”制度,让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县妇联结合家庭教育、社会关爱、劳动就业、妇女素质以及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整合社会资源,全力推动创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同时,创新活动载体,打造关爱品牌,完善细化各项规章制度,让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在硬件建设上,县妇联协调省妇联为全县24所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价值38万元的电脑、电视、亲情电话、电子钢琴、DVD、体育器材和图书等。
在软件建设上,妇联从宣传、技术、业务、心理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程指导。
庄浪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得到了上级妇联充分肯定,去年,市妇联在庄浪召开留守儿童之家创建现场会,总结和推广了庄浪的经验。
如果说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代理妈妈”队伍建设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有效途径的话,那么阳光家园创建则为农村留守妇女开展技能培训、文化娱乐、情感交流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县上按照自由结合、自愿组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县上成立留守妇女生产、生活互助组,组建以读书宣讲、科技致富、绿色环保、文化娱乐、矛盾调处和家庭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六支小分队,帮助她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系列难题。
2010年4月20 号,水洛镇徐碾村人头攒动,一片欢声笑语,庄浪县农村“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
省妇联副主席王旭在原市妇联主席王长庆的陪同下,专程到庄浪参加启动仪式,对 “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枝一叶总关情,洒向人间都是爱。县妇联动员全县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了大型募捐活动,先后为郑河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患者史双甲兄弟、水洛中学重度血管瘤患者徐银环同学、韩店镇白血病贫困女童韩雄雄同学举行大型捐款救助活动,累计捐资32.5万元。
一分钱,一件物,都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本书,一席话,都以“润物细无声”的温馨,体现了各级党政组织对人民事业的忠诚。
“两个规划”实施,使全县的妇女儿童享受到了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近年来,县上开辟了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积极推行新农合和“降消”项目,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继续实行补助政策;实行“县政府买单,免费婚检” 政策,使城乡广大妇女受益。
“发展抓项目”是县妇联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近三年共向上级妇联争取“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单亲母亲安居房、整村推进等各类项目7个,资金150多万元,累计解决了3500多名妇女儿童的饮水困难,改善了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提升了妇联组织的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
艰辛的努力,得到丰厚的回报。县妇联连续五年妇女工作位列全市第一,曾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全市“三八”红旗集体、全省妇女劳务输出先进单位、全市抓项目促妇女增收致富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县妇联连续五届领导班子都走上了县处级领导岗位,妇联工作人员经常在变,妇女工作内容逐年在变,但县妇联一班人继承历届领导班子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和优良的工作传统永远没有变,她们始终以昂扬的斗志,锐意进取,务实创新,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届干给一届看,届届都有新发展。
县上领导 同期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工作和妇女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妇女在致富奔小康中建功立业,成绩显著。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贯彻省、市委关于切实加强妇女工作的意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不断开创全县妇女工作新局面。
回首昨天,我们在岁月的深处绽放出人生的精彩。我们的付出,却美丽了庄浪大地。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庄浪女性英姿飒爽,步履矫健,豪情满怀。她们将会用蘸满春色的通灵之笔,书写更加瑰丽的新篇章!群众工作专题片解说词之二:党建工作纪实专题片解说词:风雨同行聚人心
吉林广电2010年抗洪抢险工作纪实:风雨同行聚人心2010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吉林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暴雨之大、洪水之猛、范围之广、灾情之重、破坏性之强、突发事件之多,历史罕见,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和极大威胁。
面对史无前例的特大洪涝灾害,吉林省委省政府紧急部署,科学调度,坚强指挥,全省2700多万人民众志成城,白山松水间,一场战洪魔、保家园、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会战全面打响。作为全省抗洪抢险的重要方面军,全省广播电视系统的抗洪抢险围绕新闻报道、网络抢修和活动组织等三条战线上同时展开。
全体总动员:为抗洪抢险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7月27日晚至28日,吉林省中南部和东部大范围普降大雨、暴雨,山洪暴发,城镇被淹,水库漫堤……长春告急,吉林告急,延边告急,通化告急,白山告急……7月28日下午,吉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和抗洪抢险紧急工作会议,党组书记、局长冯晨传达省委书记孙政才、省长王儒林就抗洪救灾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宣传部抗洪宣传工作紧急会议要求,迅速下发 关于切实加强当前抗洪抢险救灾宣传报道工作的紧急通知 。
危急关头,危难时刻,全省各级广播电视媒体全体总动员,一批又一批广播电视记者火速奔赴一线,汇入抗洪抢险的千军万马中。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了由三位副台长带队的6个报道小组、40多名记者兵分8路深入到全省各个重灾区采访,他们克服了连日大雨、饮用水缺乏、道路泥泞等诸多困难,每天采访、写稿,常常工作到凌晨2、3点钟,6个报道组每天有将近200条的消息发回台里。记者在连线中将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电波传递给听众,让更多的听众感受到平凡人物在灾难面前的义举、感受到灾区一线干部群众上下一心、舍生忘死,全省党政军民齐心协力、力战洪魔的生动情景。一位被大水围困的村民给电台发来短信说:“洪水把我们困在家里,但你们的报道却使我们了解了外面的情况和信息,我们因此并不孤独和恐慌。”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还以抗洪为中心调整节目,时间扩容,内容转型,重磅出击,凸显广播优势。 738早新闻 打破常规,扩大容量,节目时间延长至每期50分钟,使更多最新报道通过这一收听率极高的大平台传达给广大听众,扩大了抗洪报道的社会影响力。 新闻观察 聚焦抗洪,揭示抗洪精神; 午间新干线 全面调整内容,更多连线一线记者,跟踪新闻动态; 红雨音乐时间 集中点播歌颂人民子弟兵、颂扬抗洪精神的歌曲;60分钟的 快乐晚高峰 讲述抗洪故事,鼓舞士气。8个广播频率还随时插播雨情、汛情、灾情及记者发回的重要抗洪稿件,第一时间直播出去,同时在8个广播频率每整点滚动播出5分钟的雨情、汛情、灾情等信息,充分发挥了广播独有的快捷优势。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还主动通过中央媒体这个更大的平台来弘扬伟大吉林抗洪精神,上中央台稿件数量空前,质量上乘。其中报摘录音特写 顽强坚守蚂蚁河 正面宣传了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科学治水的情况; 永吉灾情 以最快速度报道了永吉县党政军群临危不惧、全力以赴抗洪抢险的场面。8月2日、3日两天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整合前方报道组及各地方台吉林省最新汛情综合报道,在“中国之声”主打栏目 新闻晚高峰 中连续播发5分钟以上,受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好评,并被以最快速度上传中国广播网首页头条。
按照对口接待的要求,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除了做好本台的日常报道外,还承担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在吉林省采访期间的接待和协调工作。中央台记者对吉林台的真诚支持一再表示感谢,并一再加大对吉林抗洪抢险报道力度。不仅在新闻节目中播发,每天12档滚动新闻,随时滚动、插播最新抗洪报道,全面、及时、准确地宣传报道了吉林省抗洪抢险工作。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还在吉林广播网开辟了 众志成城 抗洪抢险 专栏。此外还刊发了大量的抗洪救灾常识和气象信息。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采写的 七千只化学桶冲入松花江 千余人打捞忙 刊发在中国广播网上后,单条点击率5万多,创下中国广播网有史以来最高点击率,打破中广网 中国之声 点击率纪录。
7月28日晚,吉林电视台班子做出紧急部署,要求相关部门打破常规,及时调整节目,同时全台各部门实行联动,资源共享,集全台之力做好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工作。
7月29日起,吉林电视台 吉林新闻联播 栏目改录播为直播,随时插播重大新闻。 孙政才书记到伊通满族自治县和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检查防汛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和 王儒林省长到辽源市指导抗洪抢险工作 两条消息都是在 吉林新闻联播 直播过程中临时插入播出的。延长 吉林新闻联播 播出时间,全面报道了省领导的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及时通报了各地灾情最新进展。在每晚黄金时段暂时恢复 吉林新闻联播(晚间版) ,重点加强抗洪抢险宣传报道内容。在每晚20:17吉林卫视首集电视剧后加播一档10分钟的 万众一心 抗洪抢险特别节目 ,其中7月29日第一时间播出了新闻专题 孙政才在永吉县灾区指导抗洪工作 。8月2日起,吉林卫视白天每两小时整点播出一档抗洪抢险新闻节目,同时增加8:00、10:00、15:00三档15分钟的 万众一心 抗洪抢险特别节目 。
吉林电视台还与中央电视台积极协调配合,借助央视平台全面报道吉林省抗洪抢险工作。7月28日,吉林电视台派出卫星转播车和记者会同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前往永吉县进行直播报道。同一天, 焦点访谈 记者赶到吉林市调查化工原料桶事件,吉林电视台记者按照省广电局和台领导指示,积极配合 焦点访谈 记者的调查报道,确保舆论导向正确。7月29日,中央电视台派社会新闻部副主任任永蔚到吉林省统筹协调宣传报道工作,调用辽宁、黑龙江记者站卫星车到吉林省境内做抗洪抢险报道。吉林电视台60多名记者会同中央电视台记者分赴抗洪抢险一线采访报道。截止8月8日,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 整点新闻 焦点访谈 东方时空 等栏目累计播出相关报道681条,其中 新闻联播 26条、 焦点访谈 1期、现场直播报道60多场,及时准确地向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反映了吉林省各地区灾情,真实记录了吉林省各级领导干部、军民群众夺取抗洪抢险阶段性胜利的一幕幕感人场面。
7月20日至27日,吉林市永吉县一周之内连降3场大到暴雨。7月28日凌晨,这里遭到特大洪水袭击,其中9个乡镇、1个开发区、97个村、682个自然屯、28.47万人口受灾。永吉县遭遇到有水文、气象记录以来1600年不遇特大洪灾。县城口前镇更是遭到毁灭性破坏。
受特大洪水影响,7月28日,永吉县两家化工企业的7000多只化工原料桶被冲入松花江,部分化工原料桶中装载三甲基一氯硅烷和六甲基二硅氮烷,引发了人们对松花江污染的担心。面对这一突发事件,省委书记孙政才明确指示:“要第一时间公开事件情况,第一时间讲清科学道理,第一时间发布打捞进展,第一时间公布监测结果。”
为贯彻孙政才书记的指示精神,在局、台领导的具体部署下,吉林电视台记者随同中央电视台记者7月28日连夜前往第一现场,从舒兰的白旗镇、德惠的半拉山到榆树的五棵树、扶余的乌金屯大桥,沿江两岸连夜一路追踪化工桶打捞的最新进展。29号凌晨3点,陆续有化工桶涌向大坡渡口,情况十分危急,吉林电视台记者马上在打捞船上进行现场采访报道,全程记录该段防线的拦截打捞工作,并于7月29日凌晨返回吉林市电视台,为中央电视台供稿传片。上午8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新闻直播间 栏目第一时间播发了这条消息;紧接着,在当天新闻频道的各整点新闻中陆续播发防线设拦、原料桶打捞、水情监测等进展情况,权威公布了化工原料桶拦截打捞事件的最新进展。
7月31日,吉林省已打捞原料桶5000多只,还有1000多只没有被锁定,就在这时,一些杂音开始在部分媒体上出现,其中8月1日早晨出版的某报纸以一篇名为 吉林松花江化工原料桶进入黑龙江境内 的假新闻,错误地报道了化工原料桶打捞事件的进程,引起社会恐慌。当天,吉林市消防支队在新亚强化工厂下游的孤榆树村和温德桥附近成功打捞出702只化工原料桶,还有部分化工原料桶埋在河道淤泥和村屯的秸秆堆里。吉林电视台敏感地意识到这一情况的重要性后,选派记者马上奔赴永吉县经济开发区打捞现场,并在当晚节目中以电话连线的形式,第一时间报道了在这一地点发现化工原料桶的最新进展,为省委、省政府打捞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及时的第一手现场资料。8月1日,吉林电视台记者又随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竺延风来到孤榆树村,用镜头记录下了吉林在省境内锁定其余大部分化工原料桶的真实而珍贵的镜头,以镜头为证,平息了某报的假新闻事件。当天下午,吉林电视台又积极协调中央电视台,克服重重困难,就化工原料桶事件独家专访了竺延风副省长,公布打捞工作成果,证实没有一支化工原料桶流出吉林省境外,松花江水质未见异常。这一专访,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下午4点和5点整点新闻中播出,并在当天的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 和吉林电视台 吉林新闻联播 中播出,使得化工原料桶打捞事件圆满收口,压缩了其他媒体对该新闻事件的炒作空间。
8月2日22点,吉林电视台接到上级紧急指示:制作15分钟的抗洪专题片,及时、全面、准确地将全省抗洪抢险的情况反映出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荀凤栖和省委常委、秘书长房俐先后要求吉林电视台在8月3日17点前完成制作。接到任务后,吉林电视台连夜召开班子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会议,传达省领导指示,具体协调安排专题片制作事宜。会后马上组成了专题片制作班底,细化分工,确立“三路编辑记者同步进行制作”的工作思路。8月3日上午,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姜凤国、省广电局副局长谢荣会同相关台领导共同审定专题片解说词。8月3日17点,专题片按时制作完成,时长14分30秒。从落下解说词的第一笔,到最后一帧画面下载完成,这部专题片的制作仅仅用了10个小时。从当晚开始,该片在吉林电视台7个频道大密度滚动播出。8月5日,主创人员又在片中增加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吉林视察的相关内容,片长由14分30秒增加到21分48秒。吉林电视台总编室编审组全体同志值班到8月5日24点,第一时间将新版专题片在全台各频道排播完毕。
与省局直属两台一样,全省各市(州)、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全面投入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当中。
吉林市广电局组织市电台、市经广台部分采编播人员和两辆直播车,携带1100台半导体收音机,分别赶往受灾严重的口前镇和旺起镇,在及时准确地传达宣传市委市政府全力抗洪抢险、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相关政策措施的同时,准确报道当地受灾情况,宣传子弟兵抗洪抢险和当地干部群众抗灾自救的感人事迹,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吉林市电视台打破常规,全力营造“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强大声势。各频道大幅减少电视剧播出量,停播广告节目,加大自办新闻节目播出量, 江城新闻 直播江城 打破原有节目结构,大幅增加播出长度,加大关于抗洪救灾节目的播出频率。
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分别推出 众志成城 一路畅通 平安纸条 抗洪抢险及时报道 爱心档案 灾情一线 信息平台 等栏目,滚动播出市委市政府和交通、消防、水务、气象、民政等部门关于救灾公告、稳定物价等方面信息,并制作播出公益广告,消除民众恐慌心理,在政府和市民之间建立起理解与沟通的桥梁。
延边州广电局所属的电台、电视台均打破日常节目架构,开设大时段的抗洪救灾特别直播节目。延边人民广播电台汉语频率在所属两个频率全天开设“抗洪救灾特别报道”,无论总编辑、主任,还是编辑、记者、主持人,全台总动员,深入一线采访报道灾情,第一时间给直播间发回连线报道,向广大听众介绍灾情,报道灾区救援工作进展和感人事迹,并在节目中连线了各地抗洪救灾相关的政府部门负责人、部队指战员、专家学者,架构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网络;延边人民广播电台交通文艺频率增设抗洪救灾新闻快报,临时取消频率所有娱乐节目和与抗洪救灾氛围不符的广告专题,全天节目贯通,连续16小时直播报道抗洪救灾特别节目 直击抗洪第一线 。
长春电视台 长春新闻 栏目开设了 抗洪一线 专栏,加大抗洪一线的采稿量,及时传递抗洪抢险最新情况。 城市速递 栏目开设了抗洪救灾板块,通过“抗洪第一线”、“第一线特写”、“现场直播”、“电话连线”等多种形态,第一时间把防汛抗洪信息传递给广大市民。
通化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交通广播、经济生活广播相继派出90多人次的采访小组,深入到通化县、柳河县、二道江区等县区的受灾乡镇采访。 通化新闻联播 节目两次采取直播方式,两次加播紧急通知,第一时间播出重要新闻。交通广播每天7:30至9:00的 交通直播车 节目连续直播全市抗洪救灾消息。通化电视台新闻部、民生新闻部记者20余人全部深入抗洪救灾一线,迅速形成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声势。 通化新闻联播 民生新闻 几乎全部是抗洪抢险的新闻播报。他们还充分发挥评论的旗帜作用,及时播发本台评论,在观众中产生了良好反响。
白山人民广播电台、白山电视台全面投入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工作。白山人民广播电台投入记者、主持人240人次,车辆82台次。白山电视台平均每天出动记者32人次,参与设备维护、后勤保障人员20人次,在白山电视台播发消息51条、新闻专题片2部,在省台发稿32条,在中央台发稿8条。
在省委省政府及省委宣传部的科学部署下,省、市、县三级广播电视媒体用一条条资讯、一篇篇报道、一组组镜头,架设真情纽带连接党心与民心,真实记录着抗洪抢险的每一幅生动画面,让每一个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呈现在电波里、镜头前,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到、看到省委省政府正带领人民群众万众一心战洪魔,从而坚定了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决心和信心。
电通电视通: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7月27日晚至28日,吉林省中南部和东部普降大雨、暴雨,伴随着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水库漫堤、城镇被淹,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地的广播电视传输设施遭到严重破坏,70多个乡镇一度无法正常收看有线电视节目。
为确保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吉林广电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修复水毁广播电视传输设施的战斗中。
7月27日19点至28日12点,敦化市境内普降大到暴雨,平均降雨量达150毫米,江源镇降雨量最高达到179毫米,敦化市区段牡丹江流量已达到每秒1500立方米,突如其来的洪水将市区至红石、江源、大蒲柴河、贤儒、江南等5个乡镇及敦化的电视转播台(微波站)和中波发射台的网络线路冲毁,导致通往部分乡镇的有线电视信号和敦化电台、电视台的传输信号全部中断。
为迅速恢复敦化两台节目信号的正常传输,确保地方政府防汛政令的畅通,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敦化分公司负责人带领市区近百名员工从28日中午12:22到晚上20:10,持续奋战近8个小时,紧急铺设光缆2750延长米,终于使敦化电台、电视台至中波发射台及电视转播台(微波站)恢复了信号传输,保证了受灾地区有线电视信号的畅通。
当线路铺设到六顶山通往市区大桥南岸路段时,汹涌的洪水瞬间漫过江堤,分公司负责人和几十名员工被洪水阻隔在南岸,情势非常危急,为了尽快完成防汛指挥部交给的抗洪抢险任务,为了确保地方政府防汛政令畅通,为了使灾区居民能够第一时间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全体抢修人员心齐志坚,不顾个人安危,勇抗洪魔,冲进齐腰深的水中搭起人墙,成功将有线电视光缆铺设过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抢修任务,恢复了有线电视信号。
7月28日凌晨2点,省三三一台肇大鸡山技术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两路供电电源同时中断,启用柴油发电机组发电应急播出。由于发电机组连续20多个小时发电工作,油料告急,省广电局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与桦甸市广电局联系,委托他们支援一批燃油,以保证播出不中断。由于桦甸市到永吉县的道路被洪水冲毁,部分桥梁倒塌,运送燃油的车辆被困在半路上。省三三一台立即派出于恩龙、杨佰潞两名同志探查路况,想办法迎接运送燃油车辆,两名同志冒着倾盆大雨,徒步10多公里山路下山,终于顺利将燃油背回山上,保证了安全播出。
7月28日,吉林地区突降百年不遇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使吉林市发射台、红石林业局等多处传输设备、变电设备被毁,省干线、支干线、城域网络瘫痪,接收终端受损严重。市区通往大兰旗中波发射台的光纤信号被洪水冲断,备用信号源也被冲断,导致中波发射台发射的5套中波频率全部中断。事故发生后,吉林市广电局有关负责同志带领相关技术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奋力抢修,7月28日19点,5套中波频率全部开通。
7月30日、31日,通化地区连降两天暴雨。驮道岭微波站的上山道路被冲开几个深达40多厘米的口子,雷电将中波发射台变压器击中,并将跌落保险、避雷针烧毁。通化市广电局马上组织所有在岗技术员、值班员对供电线路进行抢修,倒换微波信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所有节目的正常播出。迅速购置外电变压器、避雷针和跌落保险,外请农电局技术人员维修变压器,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冒雨抢修,使外电恢复正常,确保了紧急情况下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传输。
7月31日凌晨,受暴雨灾害影响,白山市广电局有多处通往发射台站的通勤道路被大水冲毁,其中白山市临江电视转播台、白山电视转播台和老岭微波站10千伏供电线路多处被洪水冲毁,直接威胁到广播电视线路的安全传输和播出。白山市广电局成立了由市直属各技术台站90人组成的抢险组,配备车辆、工具等各种抢险物资,随时排查抢险。为排除险情,市局直属6个高山台站先后投入抢险人员110多人次,动用推土机、铲车和其他各种车辆12台次,抢险资金10万多元,保证了无线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传输。
7月28日的一场暴雨,使永吉县成为全省受灾最重的地方。暴涨的河水将永吉县广电局办公大楼一楼全部淹没,摄像机、音频编辑机、办公计算机大部受损,一部5KW的发射机、8KW的UPS电源、100W的发电机等严重受损。暴雨还给永吉县无线发射、有线网络造成全县约1.6万户有线电视用户受灾,其中有约2000户因房屋被毁现已无法恢复。
7月29日,按照省广电局党组部署,吉林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中心主任王涵和工作人员胡玉志赶赴永吉县口前镇,对局直属三三一台和永吉县广电局受灾损失及安全播出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连夜与三三一台有关同志研究制定确保安全播出、传输的应急方案,提出了在保证无线播出的前提下,重点保证微波传输信号畅通的工作方案,并指导做好预防再次发生洪水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人员和广播电视设施安全。三三一台山上机房两路电源因洪水全部停止供电,仅靠柴油发电机发电维持设备运行,由于道路被洪水冲毁,不能为山上运输柴油,吉林省安全播出调度中心及时协调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桦甸分公司从桦甸方向为三三一台山上机房运输柴油,保证正常发电,确保广播电视设备安全运行。
7月31日,为确保灾区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省广电局冯晨局长带领董柏超副局长、省电台任广伟台长、省电视台谭铁鹰台长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到永吉县现场办公。鉴于永吉广播电视网络光缆严重受损正在抢修以及部分群众对架设简易无线天线缺乏了解,冯晨局长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三点要求:首先,省、吉林市、永吉县三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都要加大宣传讲解架设天线的工作力度,当地广播电视媒体要立即组织人员主动深入群众中讲解天线架设方式,扩大微波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范围;其次,要紧急调集全省未受灾地区广电网络技术人员,全力支援永吉县抢修网络光缆,力争在两至三天内恢复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和群众接收;第三,要做好充分准备,随时迎接可能出现的新一轮洪涝灾害的挑战。
8月2日,冯晨局长、董柏超副局长、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王胜杰总经理一行到永吉县口前镇现场指导有线电视传输光缆抢修工作。冯晨局长代表省广电局党组要求抢修工程人员,必须按照孙政才书记作出的“采取一切措施尽早恢复灾区电视信号”的指示和荀凤栖部长“按照省委要求按时完成电视信号恢复任务”的要求,不惜一切代价,组织动员全系统技术力量,昼夜抢修因洪灾损坏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力争提前完成任务,确保永吉县已通电居民全部收看到有线电视。
按照省广电局党组的部署,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从长春市、吉林市、永吉县分公司调集了2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十几个抢修队伍,调配200多万元的各类抢修物资,出动15台抢修车,调拨60多公里的光缆,采用临时立杆架空、沿楼架空等多种方式抢修有线光缆。
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架设、熔接光缆,及时更换放大器和分支分配器,经过4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于8月2日17点,全部恢复了永吉县的有线电视信号。1.4万灾区有线电视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又正常看上电视节目。至此,全省有线电视的省干信号全部恢复正常传输,水毁网络基本抢通修复。
延边州广电局所属的电台、电视台均打破日常节目架构,开设大时段的抗洪救灾特别直播节目。延边人民广播电台汉语频率在所属两个频率全天开设“抗洪救灾特别报道”,无论总编辑、主任,还是编辑、记者、主持人,全台总动员,深入一线采访报道灾情,第一时间给直播间发回连线报道,向广大听众介绍灾情,报道灾区救援工作进展和感人事迹,并在节目中连线了各地抗洪救灾相关的政府部门负责人、部队指战员、专家学者,架构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网络;延边人民广播电台交通文艺频率增设抗洪救灾新闻快报,临时取消频率所有娱乐节目和与抗洪救灾氛围不符的广告专题,全天节目贯通,连续16小时直播报道抗洪救灾特别节目 直击抗洪第一线 。
长春电视台 长春新闻 栏目开设了 抗洪一线 专栏,加大抗洪一线的采稿量,及时传递抗洪抢险最新情况。 城市速递 栏目开设了抗洪救灾板块,通过“抗洪第一线”、“第一线特写”、“现场直播”、“电话连线”等多种形态,第一时间把防汛抗洪信息传递给广大市民。
通化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交通广播、经济生活广播相继派出90多人次的采访小组,深入到通化县、柳河县、二道江区等县区的受灾乡镇采访。 通化新闻联播 节目两次采取直播方式,两次加播紧急通知,第一时间播出重要新闻。交通广播每天7:30至9:00的 交通直播车 节目连续直播全市抗洪救灾消息。通化电视台新闻部、民生新闻部记者20余人全部深入抗洪救灾一线,迅速形成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声势。 通化新闻联播 民生新闻 几乎全部是抗洪抢险的新闻播报。他们还充分发挥评论的旗帜作用,及时播发本台评论,在观众中产生了良好反响。
白山人民广播电台、白山电视台全面投入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工作。白山人民广播电台投入记者、主持人240人次,车辆82台次。白山电视台平均每天出动记者32人次,参与设备维护、后勤保障人员20人次,在白山电视台播发消息51条、新闻专题片2部,在省台发稿32条,在中央台发稿8条。
在省委省政府及省委宣传部的科学部署下,省、市、县三级广播电视媒体用一条条资讯、一篇篇报道、一组组镜头,架设真情纽带连接党心与民心,真实记录着抗洪抢险的每一幅生动画面,让每一个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呈现在电波里、镜头前,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到、看到省委省政府正带领人民群众万众一心战洪魔,从而坚定了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决心和信心。
电通电视通:把党和政